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课堂重点+画书带背、30天带你搞定2023年政治重点、9.9元英语听说读写,打卡满30天全额返现……”随着全国研究生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的临近,一种备考新现象开始兴起——“打卡带读”。
公益带背、付费跟学、音频带听、视频带读……这种能提供知识点梳理总结,并监督学习的每日“打卡”应运而生。尤其是一些公益“带读”群,受到不少备考生的青睐。想要在这种群留下来,有着严格的门槛要求,群成员一天之内没有“打卡答题”,就会被“踢”出群。
公益“带读带写”群:一天没打卡就会被踢
(相关资料图)
今年6月份,像往常休息一样,杨海辰习惯刷刷微信公众号,打开自己早已关注的一些新闻传播学类的考研公众号来看看有没有最新信息,然而,当她阅读到其中一篇推文时,发现这个机构建了一个公益性质的带读+写题群聊,特别提到了群里每天都会有“上岸”(指在读研究生)的学长学姐进行监督学习和真题批改,这让正在备考的她如获至宝。“加入这个群,一方面是需要一些优质的答题思路和解析,此外因为是公益性质的,所以说也能省钱嘛。”杨海辰说。
公益打卡群每天早上8点左右发题,而在晚上8点前,进群的考研生需要将题目答案发在群里后,就有机会获得每天短暂“露面”的学姐学长们的指导。“为了获得免费批改,有的人在发题不到半小时内就把答案发在了群里。”杨海辰表示,如果自己的答案没有得到学长学姐的批改,她就会找答案相似的同学答案进行“查漏补缺”。
相比于高中老师的带着学,考研更多是自主开始,经历过一次考研的杨海辰觉得,这种学习就特别需要老师或者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但因为大部分都是收费性质,价格还不便宜,所以这种免费获得批改和指导的机会就显得难得。“特别是对于考研大户之一的新闻传播学类来说,更是如此。”
在公益群中,杨海辰属于较早进入的那批,群成员的增长人数却出乎她的预料。“我刚进的时候也就三十几个人,不到两天,当我不自觉扫了一眼群人数时,就已经300+了。”杨海辰告诉记者,随着人数增加,群里要求,如果群成员一天之内没有“打卡答题”,就会被“踢”出群,“因为要加的人很多,我感觉他们这么做是保持群活跃度,这也是督促大家积极打卡,完成答题任务。”
付费“带读带写”群: 满勤返现吸引众人报名
与杨海辰一样,1998年出生的洪欣雅当初考研时也参与了某辅导机构的类似公益带学课程,但这种“严格”形式并不适合她。“刚开始还能每天打卡学习,但有时有事耽搁,忘了打卡就被退群了。”
为了准备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洪欣雅在网上花费99元报名了一款申论答题培训班。在她发给记者的报名链接上,封面上写着“满勤打卡,0元学”等字样,打开链接后,除了介绍课程内容和讲课老师外,返现要求也明确写出了,只要保持满勤并进行打卡记录,待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左右,学费会原路返还至个人支付账户,此举吸引了6000多名学员的报名。
“其实每天打卡内容也不复杂,只需听完时长在一小时左右的视频课程,并手写两道800字到1000字的练习题后上传。”在工作之余,洪欣雅晚上回到家中,只需花费相对较少的时间,就能完成每天的打卡,“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能省钱,两全其美。”
不过,尽管最后都是免费,但这种“延时性”免费对于洪欣雅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它能让我产生一定的压力,逼迫我每天主动去学习,不仅是因为我本身就对申论学习有需求,我还想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知识。”洪欣雅表示。
作为最早一批获得退费的学员,洪欣雅告诉记者,即便退费要求不太困难,仍然还有不少人未完成课程。截至退费截止日,退费群内数据显示仅有3902人完成退费,记者通过对比最初报名人数和最终返现人数发现,还剩将近1000人没有完成退费。
文字带背、音频带听、视频带读花样“打卡”形式层出不穷
记者在微信小程序、知名视频网站、某音频APP上搜索“带背”等字样,包括考研、考公、四六级、教资等各类考试的“带背训练”都会出现在搜索界面中。不少上传者也根据课程进度,每日更新作品。例如在某视频类网站看到,不少每日带学作品中都超过了百万的播放量,足见此类现象在各级考试中的火热。
今年大四的石根洁最初接触到“带读打卡”是在某辅导机构的公众号上,但引起她兴趣的并非是有关考研政治的推文内容,而是被内容的呈现形式所吸引。“把大片繁琐文章按照结果整理成知识点,每天以那种微信对话框的形式表现出来,很有趣。”
与大部分备考生不同的是,石根洁不会每天跟读,而是选择将每天内容以文件形式下载下来,把它当做自己休息闲暇时的阅读材料。“虽然自己觉得‘带读带背’对我启蒙效果不错,但带背只能用于部分知识点的复习,并不全面。”石根洁说,自己并不想花费很多精力在这上面。
为了节省时间来做更多事,石根洁还特意找了一些文字朗读器,将一些带读带背材料读出来,但因为机械语音不够智能,语调语气让她很难受,“有时连断句都无法实现。”不久,她开始寻找新的“替代物”,很快就发现了音频、视频的带读带背形式。
在她关注的各类考研辅导博主账号中,每天都会定时更新相关打卡视频。相较于文字,石根洁更喜欢这种形式,“这样一来,我每天走在路上、吃饭时间都能听听,解放了我的眼睛,还能做别的事儿。”甚至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她也会打开音视频听,把它当做一种学习的白噪音,“也算是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吧。”
心理慰藉备考路上自己不是孤身奋战
问及“打卡带背”课程的效果,不少人认可其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做了别的同学也在做的东西,就会觉得学习进度没落下,而获得了同学和带背老师的评论和肯定,就会减少很多备考中的各种负面情绪。”对石根洁来说,每天打卡更多是一种心理慰藉,在备考路上自己不是“孤身奋战”,每天打卡也能证明自己在努力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在备考前期,这种每日打卡可以增加学习主动性,快速熟悉专业课和公共课并早日进入学习状态。”曾经在某一辅导机构任职过,并批改过学生作业的molly对于打卡作用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表示一旦进入学习中后期,不少学生脑海里有了专业学习的思路和逻辑框架后,就不必每天打卡,这样反而会因为各种原因降低学习效率。
合报全媒体记者 汪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