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海淀区是北京市教育大区,基础教育体量大、办学样态多元、教育影响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海淀区优秀教师过于集中在大校或名校,导致小校或新建校优秀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区域、校际在师资年龄梯队建设、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骨干教师分布等方面存在差距。为落实北京市关于加强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要求,海淀区按照“现状分析、需求调研、制度设计、实施落实、反馈提升”等措施,积极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高位谋划,充分调研。为更好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海淀区专门建立了“干部教师交流数据分析平台”,汇聚了全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师队伍数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等,通过数据的精准分析实现有的放矢按需交流。
【资料图】
一是摸清全区底数。精准分析全区、各学区、各集团、各学校骨干教师分布、教师年龄分布、教师职称分布等情况,从全区、学区、集团和学校不同视角检查师资分布短板,结合师资队伍实际需求按需开展教师交流。
二是精准现状分析。通过各种评价数据全面分析全区、学区、集团及学校各层面教育能力水平,并把分析结果精准到学科和年级,将相关情况对比,取长补短,达到精准交流的目的。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更新人事、学生及相关成绩数据,同时增加各年度增值性数据,学校实时根据变化调整工作方式,跟踪交流成效。
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海淀区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刚柔并济、精准交流,实事求是、形式多样”的工作原则,将交流范围扩大到全区,教师交流轮岗周期原则为3年,凡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法人学校连续工作满6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在编在岗专任教师都纳入交流轮岗范畴。同时,鼓励市级骨干、特级、正高级等优秀教师群体积极参与交流,并不受年龄限制。
确定交流对象后,海淀区统筹划分8种形式实施精准交流轮岗。区教委要求17个学区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学区内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让教师在学区内动起来。对于教育集团内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由36个集团学校统筹,每学年教师交流的比例不得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的25%,其中需要安排5%的骨干教师支持学区教师交流轮岗。在加强了集团内部教育均衡的同时,也提升了学区内其他非集团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分类开展,稳步实施。开展教师交流轮岗以来,16所团组式交流试点校与结对校采用跨校兼课、双师课堂、学科校际联研、课后服务、名师讲堂、提优辅导等开展深入交流,促进组团式试点校与结对校的共同提升。不仅如此,区教委统筹区级以上骨干教师队伍根据试点校的学科实际需求,开展跨校兼课等兼职交流轮岗,促进试点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通过教师交流轮岗管理系统平台,海淀区开展了两轮学区、教育集团教师交流轮岗双选工作,尽力做到供(个人意愿)、需(岗位需求)匹配,实现“双主体、双主动、双提升、双受益”。同时,在现有政策制度框架内,充分利用已制定的岗位晋升、骨干考核、集团化办学人员经费奖励等政策性工具,分类、个性化解决问题,取得较好成效。
全面深化,落实保障。2023年初,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若干措施》,对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出新要求,同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措施。海淀区在教师交流专项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市级要求和措施,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尽快制订推进方案,调整实施细则。今年4—5月将启动2023年新一轮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着力推进全职交流工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调动人事关系。
在开展新一轮交流轮岗前,海淀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海淀教育大数据平台常态化运行机制,聚合人力资源数据和相关监测数据,分析研判、聚焦问题、专题反馈,重点统筹市、区骨干教师按需精准交流。与此同时,将继续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通过教科研与行政部门联动,研究交流增值评价与效果评估,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创设,总结经验、树立典型。通过教师交流轮岗实现精细化匹配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3年03月29日第15版
作者:杜荣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