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读创
7月7日,知乎发布公告称,匿名功能将正式下线。此前,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曾在社交媒体表示,匿名功能是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知乎会做出改变”。
01
知乎下线匿名功能
(资料图)
知乎表示,作为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匿名功能的上线初衷是建立在用户开放讨论、友善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但随着互联网沟通环境日益复杂,为保障社区内的良性讨论,知乎已在最新版本App中完成了匿名功能下线的开发,并于近期提交各大应用商店审核,预计7月14日上线各大应用商店,匿名功能将在新旧版本App端及PC端正式下线。届时,“匿名发布”入口将会取消,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对此,有知乎用户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好事”;也有网友指出,“自己的匿名回答都是真的,都是树洞和隐私”;还有网友表示,“理解,但以后不会再发任何东西了”。
此外,今天,国家网信办就《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拟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网络群组的管理,不得在词条、话题、超话、群组、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
6月21日,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发布公开信,实名举报知乎及知乎创始人周源。
黄渊普公开信中提到,知乎上一个“亿欧黄渊普会卷钱跑路吗?”的问题让他上火。针对知乎上对其本人的匿名回答,黄渊普曾给周源发信息提出建议:
“我有知乎创始人周源的微信,他之前要办一个线下活动曾找我要了我美团前老板的微信;虽然多次在知乎上被点名批评,我从来没好意思找周源拉拉关系。但"据说"式的造谣让我很生气,我给周源发了两段信息提出建议:是否可以开一下反证功能?如果能证明匿名用户说的是造谣,可以公布一下造谣者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匿名发帖的人更加谨慎。”
“晚上发了信息后,到了第二天还没见周源回复。我本身觉得自己受到了知乎的欺负,曾经也帮他介绍过人脉,觉得周源应该会稍微给点面子,好歹回复一下。我承认是我看高自己了(反省自己),周源日理万机,没有义务回复我。但我一气之下,写了一段‘你好自为之,会有你的报应’之类的话后删掉了周源的微信。”
黄渊普表示,想要的是知乎这个平台作出改变,把平台规则调到更公平合理,依然可以匿名,但要用实名制+造谣追责机制让造谣的人能承担成本。黄渊普还称,将向相关部门持续实名举报周源和知乎,直到知乎改变目前的机制。
6月20日消息,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20日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抨击知乎的匿名诽谤现象及其反证规则存在问题。
据悉,这件事的起因是近期有网友在知乎匿名发表内容称,黄渊普曾花钱购买“上海青年五四奖章”,并花钱获得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录取。
对此,黄渊普表示可以接受客观的负面评价,但需要对诽谤采取行动。
他表示自己向知乎创始人周源反映了这一问题,“我忍不住发信息给周源说:能不能弄个反证功能,如果证明匿名的人诽谤时,把他们的身份公开? ”但对方不予理睬。
黄渊普随即因气愤删去对方微信,并进而在朋友圈以类似自己在知乎所受“匿名诽谤”的形式,对周源进行指责。其中,他提到,“周源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持续向全国政协举报周源创立的知乎,这个平台烂成什么样了自己没有一点数么? 对企业家群体有公平对待么?”
今年1月份,“1888万天价彩礼”事件引发了站内外广泛关注,引起讨论的网帖出自知乎。
据媒体报道,在这条回答中,一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土著”中产,在美国留学时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最终因结婚彩礼未谈拢分手。该匿名用户称,前女友的父母向他提出1888万天价彩礼、数千万房产过户到女方名下、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十万元红包等要求,他对此无法接受。
该帖子迅速引发关于“天价彩礼”的议论,也有网友对该帖子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1月13日,知乎平台官方账号知乎小管家发公告称,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相关内容出自某匿名用户于2022年10月16日发布的回答。该回答于2023年1月12日被发布者修改为致歉声明,承认了杜撰事实。
知乎小管家称,我们进一步核查了其过往发布内容,发现该用户存在以互相矛盾的身份发布内容的行为。依据《知乎社区规范》,该用户存在“胡编乱造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背景、情节,欺骗、误导他人”的行为,引发严重后果,平台决定对该用户帐号永久封禁。
在更早之前,澎湃新闻也报道过,北京一高校研究生张铭(化名)在知乎留言区发表了对“文科考研网”(下称“文考网”)的评价,他与另一名网民“马倩”一同被起诉至法院。
据报道,张铭介绍,他2020年2月购买了文考网的复试班,课程结束后,他认为课程质量一般。一个多月后,他在知乎“文考网怎么样”话题下,匿名评价时称“......文考虎视眈眈在微信上拉架,谁敢实名谁必定被网暴......”
法院审理认为,张铭上述言论中“虎视眈眈”“网暴”用词系侮辱或诽谤原告,构成名誉权侵权。“马倩”也因评价文考网言论中“烂、白给都不要、恶心等”用词,构成名誉权侵权。
值得留意的是,平台方知乎网也被告上法庭。原告文考网表示,除两被告外,还有多名匿名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类似评论,这是知乎用户对文考网的造谣、诽谤和污蔑,带来了名誉和经济损失。原告要求知乎删除,但其迟迟未处理。在原告把知乎告上法庭后,后者把相关言论删除,遂原告放弃了对知乎的诉讼请求。
商报君精选等你来pick→
“不作诗,只做事”!华为又有大动作!最高35℃或以上!7月可能有台风,未来深圳天气将......8000平方米、200余家餐饮......南湖美食市集等你来品!听说七月来“好市”,会有好事发生!标签: